蓁愛惠客室
0
  • 登入
  • 關於Joyce心理師
  • 服務與課程
  • 蓁選.生活療癒鋪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線上課程
  • 活動
  • 註冊
  • 登入
  • 0
蓁愛惠客室
  • 關於Joyce心理師
  • 服務與課程
  • 蓁選.生活療癒鋪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線上課程
  • 活動
服務與課程
  1. 首頁
  2. 服務項目
  3. 學員問題 Q1 & A

學員問題 Q1 & A

Q1 :聽老師的線上課已經一陣子了,也發現您有在做心理諮商,我可以跟你預約線上諮商嗎?

A1:謝謝妳這麼信任我,妳看了課程發現到自己有些個人議題,而這些問題也影響到妳與伴侶的關係經營,這個發現很棒!你有意想要尋求進一步的心理諮商,我很認同妳的想法,但這個網站主要提供線上課程至於心理諮商,則請至杏語心靈診所預約與我的諮商。

Q2:伴侶之間的吵架,就事論事的溝通比較有效,還是先照顧好對方的情緒有效?

A2:從婚姻心理師的角度來看,兩者都有重要性,但要根據情況來平衡。先照顧好對方的情緒能讓彼此放下防備,建立安全感,從而促進更有效的溝通。當情緒得到安撫後,就事論事的溝通會更理性,也更容易達成共識。舉個例子,如果伴侶在激烈爭吵中感到受傷或憤怒,直接談論問題可能會火上加油,但先表達理解和安慰,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再來解決具體問題,效果會更好。 婚姻是一門藝術,情感和理智同樣不可或缺。

Q3:個案問我,她與男友結婚後,與婆婆住在一起,每次她與婆婆起衝突時,先生很孝順不想與婆婆起衝突,每次都擺爛。她覺得很委屈,連她與先生討論孩子未來要給外面保母或給婆婆帶,他也不想表態,還要我直接跟婆婆討論。請問該怎麼與先生溝通?

A3:情境中的先生就是典型的逃避拖延型人格,這類人碰到困難、 面臨壓力時,馬上的反應就是先閃再説。

 心裡內言: 這是我無法處理的問題,能閃就閃、能躲就躲吧! 

 這類伴侶,表面玩世不恭,但他內心他充滿焦慮,他也知道諸多問題尚未解決。他的外表輕鬆,不過是用來掩飾自己能力不足。 首先,他要改變的心態- 相信他必須、也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

例如: 清楚告訴他,母親與太太是不相干的人,她們是因為他而聚在一個家,因此他不可置身事外。 

妳可以對他說,我觀察到每次跟你說與媽媽起衝突時,你就會顧左右而言他,我感覺很無力,沒有被支持,我希望你能多站在我這邊,跟媽媽說。我相信你一定有能力處理好。

而這種心態改變的建立,往往要從設定目標開始,尤其是小目標,才能逐漸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建議妳,將先生出面與婆婆溝通妳所期待的事,切分為無數個小目標,例如:他在與母親討論妳所期待的事前,先模擬有幾個小目標,只要完成一個小目標就要肯定他。練習久了,就會越來越有自信,知道如何與母親溝通。

Q4:個案問我:「男人一直對女人好,女人會發現男人的好嗎?」

A4:「男人一直對女人好,女人會感受到嗎?」 這個問題,我聽過很多次。老實說——不一定會。 在感情裡,「一直對她好」本身並不是錯,但如果你只是默默地付出,不說清楚你的想法與感受,也不觀察她的反應,那這份好,有時候反而會變成對方眼中的「理所當然」。 關鍵不在於你做了多少,而是她有沒有「感受到」你的用心。 很多男性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對另一半好,像是接送、買咖啡、解決問題、替她張羅一切,這些本來都是出自好意。但若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明,也沒有確認對方真正的需求,就很容易產生「我很努力,她卻沒回應」的落差與挫敗。 想讓對方真正感受到你的好,有三個關鍵做法:

一、別只是默默做,要讓她知道「你為什麼這麼做」 你幫她做的每一件事背後,可能藏著你想表達的心意、體貼、愛,甚至是一種在乎的方式。如果你什麼都不說,只會讓她看到「行為」,卻接不到「情感」。 你可以這樣表達:「我知道你最近壓力很大,這杯咖啡是想讓你補一下能量。」 這不是刻意討好,而是有意識地讓對方知道你在靠近她、理解她。

二、用對方的語言去愛,而不是只用你的方式 有些人喜歡具體的照顧,有些人則重視尊重、空間或深度的對話。真正的愛,是給對方「她要的」,而不是你覺得「對她好的」東西。 你可以主動問她:「你覺得什麼時候最有被愛的感覺?」或「我怎麼做會讓你感受到我在乎你?」 這樣的提問,不只幫你避開誤踩雷區,也讓你們的溝通從單向轉為雙向。

三、愛是雙向流動,不是單行道 如果你發現自己不斷付出,卻沒有被回應;你說什麼她都不放在心上;甚至你感覺越來越累,卻又不敢說出口——那你可能要停下來問自己: 「我是在真心愛她,還是在用付出去換她的在意?」 健康的愛,是互相的,是雙向的。付出,是為了連結,不是交換,也不是犧牲自己。

愛一個人,不是「我做得多,她就該感動」; 而是「我們能不能在這段關係裡彼此感受到、彼此珍惜。」 用對的方式,表達你真實的心意,讓她聽懂你,而不是讓她猜。 這樣,才有機會讓她真正看見你的好,並願意靠近你。

Q5:我很容易重蹈家暴長大的歷史的覆轍,因為我的行為,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學習而來。我是不是注定無法改變?

A5:你願意問這個問題,其實就已經踏出了改變的第一步。

 你不是在找藉口,而是看見了那個「一直想做得更好、卻又困住自己」的自己。

這樣的你,非常值得被理解,也值得被陪伴。 想先跟你說一件很重要的事: 你不是你父母的影子。 

你雖然學會了他們的方式,但你不是注定只能那樣。你可以長出自己的樣子。

你說得對,過去不能改,痛苦依然在,但行為模式是可以改變的。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我們的情緒反應多來自早期經驗,但透過「覺察 → 練習 → 建立新連結」,人是可以慢慢改變的。 我想給你三個實用的方向,幫你鬆動舊有的家庭影響:

1.把「習慣的反應」變成「選擇的行動」。

 當你快要大吼或冷暴力時,請先停3秒,問自己: 「我這樣做,是希望對方靠近我?還是讓他更遠離我?」

 你可以生氣,但不必用父母那一套傷人的方式生氣。 你值得一種更成熟、更健康的表達方式。

2.為自己的情緒取名字,是打破暴力循環的起點。 

 每天練習說一句話: 「我現在感覺________,不是你的錯,我只是需要________。」 

 例如:「我現在很焦躁,不是你做錯什麼,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冷靜。」 這樣的表達,不只照顧了你的感受,也保護了對方,讓對話不會變成衝突。

3.為「看見自己不同」的那一刻慶祝。 

 即使只是一次: 你忍住沒有吼出來 你說出自己的需要 你沒有像以前那樣甩門或冷戰 這些都值得鼓掌。這不是小事,這是你在長出自己的樣子,而不是複製父母的行為。這非常值得被記住。

你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我不想再這樣下去」開始。 

 你不是沒辦法改變的人,你是正在選擇一條不同路的人。

 每一次的練習、每一次的停下來,都是在幫助你脫離那個你不想再重演的故事。 

 你可以的,一點一滴地,就會長出真正屬於你的樣子。

返回清單頁
 

 

蓁愛惠客室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00227489

 

 

About me

我是Joyce,一位擁有超過20年經驗的資深愛情婚姻心理師。在這些年裡,我幫助了無數人解決感情問題,找到心靈伴侶,並建立幸福的婚姻關係。 現在,我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知識濃縮成一系列幸福婚姻指南和線上課程,專為30歲以上的已婚男女設計。

Contact me

 Email: huichia1213@gmail.com  

 訂閱《蓁情說愛》電子報

立即使用Line預約諮詢

 隱私權政策
 退費政策

退換貨說明

 

本網站所刊載的所有文章、圖片及其他內容均為本網站所有,受著作權法保護。未經本網站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轉載或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若需引用或使用本網站的資料,請聯繫我們以獲取授權。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