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師教你9招:如何幫助失去親人的孩子?
2024 Oct 31 心理治療
- 與已故父母的聯繫
- 社交支持
- 心理輔導服務
- 支持小組
- 靈活的學習安排
- 教師培訓
- 建立安全的溝通環境
- 提供資源信息
- 紀念活動
幫助喪親的兒少方法很多,這裡總共介紹九種方法幫助他們走出傷痛。
與已故父母的聯繫
青少年經常通過保留紀念物或夢中感受到已故親人的存在來應對丧失。
例子:小慧保留了媽媽的照片,並時常夢見媽媽,這讓她感到有點安慰。
社交支持
與朋友和家人的互動可以幫助青少年在悲傷中找到快樂。大多數青少年依賴於社交網絡來獲得情感支持。
例子:小彥在爸爸去世後,經常和朋友們聊天,這讓他感到不那麼孤單。
心理輔導服務
學校有專業的輔導老師,比如當你因為失去親人感到很難過時,失親的兒童若有不開心的事可以找他們聊聊。
例子:小明剛失去爺爺,輔導老師幫助他談論自己的感受,讓他不再那麼孤單。
支持小組
學校組織了幫助哀悼的同學互相支持的小組,在這裡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例子:小紅加入了一個小組,她發現其他同學也有相似的經歷,這讓她感到自己不是孤軍奮戰。
靈活的學習安排
在失親兒哀悼父母的時候,學校可以調整他們的作業和課程安排,減輕他們的壓力。
例子:小華因為家庭變故無法按時完成作業,老師同意給他延長提交時間。
教師培訓
老師們接受過專門的培訓,他們知道如何幫助和支持哀悼中的學生。
例子:小麗的老師發現她經常悶悶不樂,主動關心她並告訴她學校提供的幫助。
建立安全的溝通環境
學校創造了一個友善的環境,讓你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用擔心被取笑。
例子:小強在班上分享了自己失去親人的感受,班上的同學們都很支持他。
提供資源信息
學校會提供一些有關哀悼和心理健康的書籍、網站和熱線電話,讓你和家長知道更多相關信息。
例子:小斌媽媽收到學校推薦的心理健康書籍,幫助她更好地支持小斌。
活動和紀念
校組織一些悼念活動,比如寫卡片給逝去的親人,幫助失親兒表達情感。
例子:小美參加了學校為寫給逝去的父母活動,覺得心裡舒服了很多。

🌸 蓁愛惠客室 ‧ Joyce 靈性知性生活陪伴師 🌸
✨ 陪伴 45–60 歲女性,走出內耗與依附,重新找回心靈安定與豐盈。🙌 我會用心理學 × 靈性智慧,陪伴妳看見: 「中年不是將就,而是新開始。」
🌿 訂閱即贈專屬電子書: 《如何轉化批判思維?重新發現自我與提升幸福感》 讓妳在熟齡階段,重新連結內在力量,開啟更自在、更豐盛的人生旅程。
👉 立即訂閱,和我們一起走在自我成長與靈性覺察的道路上。
立即使用Line預約諮詢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