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愛惠客室
0
  • 登入
  • 關於Joyce心理師
  • 服務與課程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線上課程
  • 活動
  • 註冊
  • 登入
  • 0
蓁愛惠客室
  • 關於Joyce心理師
  • 服務與課程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線上課程
  • 活動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夫妻溝通 (27)
  • 親子溝通 (7)
  • 旅遊雜記
  • 研究雜記 (5)
  • 心理測驗 (11)
  • 戀愛心理學 (18)
  • 心理治療 (10)
  • 心理學 (17)
  • 蓁愛溝通影音集 (54)
  • 中年女性自我成長 (7)
夫妻溝通 (1) 非語言溝通能力 (0) 解決衝突的技巧 (0) 開放且尊重的溝通環境 (0) 夫妻財務衝突 (1) 夫妻金錢觀 (1) 另一半 (1) 愛情心理學 (1) 夫妻非暴力溝通 (1) 財務衝突解決 (1) 迴避型依戀人格 (1) 與迴避型依戀人格伴侶相處策略 (1) 創傷治療 (1)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1) 失親兒少 (1) 夫妻正向溝通技巧 (1) 夫妻關係破裂 (1) 拯救夫妻關係破裂 (1) 被洗腦 (1) 從眾心理 (1) 理想化與完美主義 (1) 認知失調 (1) 戀愛心理學 (1) 出軌 (1) 肉體出軌 (1) 精神出軌 (1) 自私 (1) 冷酷無情 (1) 廉價的人 (1) 為何過度在意他人想法 (1) 應用吸引力法則 (1) 多巴胺詞彙 (1) 說謊心理學 (1) 心理師媽媽 (1) 感情備忘錄 (1) 男女投資行為 (1) 投資心理認知偏誤 (1) 如何讓女生喜歡你 (1) 互惠原則 (1) 缺愛性格 (1) 親子性教育 (1) 什麼是容貌焦慮? (1) 職場霸凌對身心、工作績效的影響 (1) 如何建立友善職場環境 (1) 接受與承諾療法(ACT) (1) 正念練習 (1) 受霸凌者如何自救 (1) 進入親密關係 (1) 依附理論 (1) 斷厓式分手心理創傷 (1) 斷厓式 (1) 認知負荷 (1) 社交焦慮 (1) #aten101 (1) Louis Lin (2) aten101 (1) 非暴力溝通 (1) 伴侶缺乏安全感 (1) 金錢價值觀溝通 (1) 職場霸凌創傷 (1) 離婚偏見 (1) 感情邊界感 (1) 情感邊界感的危機 (1) 重燃夫妻感情火花 (1) 單親老爸想再婚 (1) PUA (1) 深度聊天 (1) 失智症 (1) #婚姻停損 #家暴家庭 #家庭創傷 (1) 情感詐騙 (1) AI換臉 (1)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 (1) 生命靈數 (1) 中高齡 (1) 空虛的秘密 (1) 心靈內耗 (1) #生命靈數 #中年重啟 #心理師Joyce #流年解析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什麼是焦慮型依戀? 如何與焦慮型依戀伴侶相處?

什麼是焦慮型依戀? 如何與焦慮型依戀伴侶相處?

2024 Dec 09 夫妻溝通
  • 引言
  • 什麼導致了焦慮型依戀風格
  • 焦慮型依戀的特徵
  • 如何與焦慮型依戀伴侶相處?

引言

焦慮依附風格是一種強烈渴望親密關係的心理特徵,常伴隨著對被遺棄的深刻恐懼。這種依附風格的人在社交互動中通常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並且對伴侶有著過度的依賴需求。他們常常需要不斷的情感保證,並可能在戀愛中顯得過於黏人。如果你經常感到不安、擔心被拒絕,這些特徵可能正反映出焦慮型依附風格的影響。

焦慮型依戀伴侶

什麼導致了焦慮型依戀風格

當我們在兒時能夠獲得充足的照顧、穩定的愛和關注時,我們會形成「安全型依戀」。這樣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信任他人,並在親密關係中感受到安全與滿足。 然而,如果我們的需求在小時候沒有被滿足,或是獲得的關注不穩定,我們可能會形成「不安全型依戀」。這種依戀包括焦慮型、迴避型和混亂型三種形式。

今天我們先來談談焦慮型依戀。 當孩子不確定照顧者是否會在他們需要時陪在身邊時,就容易形成焦慮型依戀。他們可能會擔心照顧者會離開自己,於是花很多心思觀察照顧者的一舉一動,甚至會哭鬧或發脾氣以吸引注意力,確保自己不被忽略。 這種不安與擔心會延續到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

焦慮型依戀者可能非常害怕被拒絕,對伴侶的態度格外敏感,甚至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他們往往會過分關心伴侶的需求,把伴侶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為了感到被愛與安全,他們需要伴侶不斷地給予保證、親密和情感上的支持。 

 簡單來說,焦慮型依戀者就是特別渴望愛,但內心卻常常缺乏安全感

焦慮型依戀伴侶

焦慮型依戀的特徵

1.害怕被拋棄:總是擔心伴侶會離開自己,對分離感到恐懼。這種恐懼通常源於過去的經驗,比如童年時期的分離或失落感,導致他們對關係的安全感不足。   

•例子:總是擔心朋友會突然不理自己。   •常說的話:「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2.需要不斷的保證:渴望伴侶不斷地給予愛和關注,以確認關係的穩定。由於內心缺乏安全感,他們需要外部的確認來證實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重要性,這也是避免被拋棄的一種方式。

 例子:希望朋友經常說「我們永遠是好朋友」。 常說的話:「你還喜歡跟我一起玩嗎?」 

 3.過度依賴:將伴侶視為自己生活中的中心,過度依賴對方的情感支持。這種依賴常常是因為內心的孤獨感和自我價值感低,導致他們將情感支持的重心放在伴侶身上,尋求穩定感。 

 例子:覺得男朋友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一刻也離不開。 常說的話:「今天如果你不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4.嫉妒心強:對伴侶的社交活動或其他關係感到嫉妒和不安。嫉妒心來自於對自我價值的不確定和不安全感,擔心伴侶會被其他人吸引走,從而失去關係的穩定。 

 例子:看到朋友跟其他人聊天就不高興。 常說的話:「你為什麼要跟他們一起玩?」  

 5.自我價值感低:常常懷疑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配不上對方的愛。這通常源於成長過程中缺乏積極的自我肯定,導致他們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    例子: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朋友的喜歡。 •    常說的話:「你是不是覺得我很沒用?」 

 6.情緒波動大:情緒容易受到關係中的變化而影響,忽而興奮,忽而低落。由於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他們的情緒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關係中的變化,導致情緒的急劇波動。 

 例子:因為朋友的一句話就情緒大變,忽然很開心,忽然很難過。 常說的話:「為什麼你剛剛對我這麼冷淡?」

如何與焦慮型依戀伴侶相處?

1.溝通是關鍵:要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避免拐彎抹角,讓對方知道你的想法。 

 例句:「我今天有點累,所以可能會少說話,請不要誤會。」 

 2.使用「我」陳述:用「我」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責對方,這樣可以減少對方的防禦心。       

例句:「我需要一些時間來處理我的感受。」 

 3. 設定界線:清楚地告訴對方哪些行為是你能接受的,哪些是你不能接受的,這樣可以幫助對方了解你的底線,並且讓關係更健康。       

例句:「我需要每週有一次和朋友單獨相處的時間。」 

 4.給予安全感:用行動和語言讓對方感到安心,表達你的愛和承諾。他們很喜歡肢體的接觸,所以可以多擁抱。 例句:「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無論發生什麼事。」 

 5.尊重他們的感受:理解對方的不安,認真對待他們的感受。承認他們的情緒,即使你不同意他們的觀點。這可以幫助他們感到被理解並減少焦慮。  

 例句:「我知道你很擔心,我們可以一起面對。」

 6.鼓勵獨立:鼓勵對方發展自己的興趣,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轉移重心到自己身上。 

 例句:「你可以多參加一些你喜歡的活動,我會支持你。」

 7.鼓勵健康因應:支持他們發展健康的應對機制,例如運動、冥想或與朋友共度時光。 

 例句:「我們一起去散步吧,這樣會感覺好一點。」 

 8.積極傾聽: 耐心地聽他們說話,不急著評判或給建議,理解他們的擔憂 

 例句:「我理解你現在很擔心,我在這裡聽你說。」 

 9.尋求專業幫助:如果問題很嚴重,可以考慮找心理諮商師幫忙。

 例句:「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去找心理諮商師聊一聊,看看有什麼建議。」

預約婚姻諮詢
惠嘉心理師
 

🌸 蓁愛惠客室 ‧ Joyce 靈性知性生活陪伴師 🌸

✨ 陪伴 45–60 歲女性,走出內耗與依附,重新找回心靈安定與豐盈。 

🙌 我會用心理學 × 靈性智慧,陪伴妳看見: 「中年不是將就,而是新開始。」

🌿 訂閱即贈專屬電子書: 《如何轉化批判思維?重新發現自我與提升幸福感》 讓妳在熟齡階段,重新連結內在力量,開啟更自在、更豐盛的人生旅程。 

 👉 立即訂閱,和我們一起走在自我成長與靈性覺察的道路上。

立即使用Line預約諮詢課程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永遠不要做一個廉價的人

不要過度討好他人,你的委屈求全只會讓自己更廉價。

  • 2024 Nov 06

不是第三者, 是這5 件小事慢慢毀了婚姻

你以為第三者的出現才毀了你的婚姻嗎?事實上這五件你不在意的五件事才是毀了你婚姻的殺手

  • 2025 Jun 28

人生下半年,不是找人脈,而是找懂妳的人!

人到中高齡要為自己活,不是找人脈而是找懂妳的人!

  • 2025 Sep 30

把AI當女友? 小心你正在被孤獨感吞噬

AI很好用,目前很流行,但你正在被孤獨感吞噬。

  • 2025 Jun 28

哈佛大學沃丁格博士一項80年的幸福研究—揭密幸福老年的四個秘密

哈佛成人發展學院從1938年開始進行的長期人際關係研究,揭示了幸福感和身心健康的關鍵因素。

  • 2025 Feb 14

從心理學角度說明,為何我很在意他人的眼光?

從心理學角度說明過度在意他人眼光的原因

  • 2024 Nov 08
 

 

蓁愛惠客室

 

 

 

About me

Joyce|靈性知性生活陪伴師

陪伴 45–60 歲女性,以心理學與靈性智慧,走出依附與內耗,重新找到心靈的安定與豐盈。

Contact me

 Email: huichia1213@gmail.com  

 訂閱《蓁情說愛》電子報

立即使用Line預約諮詢

 隱私權政策
 退費政策

退換貨說明

 

本網站所刊載的所有文章、圖片及其他內容均為本網站所有,受著作權法保護。未經本網站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轉載或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若需引用或使用本網站的資料,請聯繫我們以獲取授權。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蓁愛惠客室

訂閱獲得我的最新內容與免費取得電子書

訂閱